物理法拆解最常用的是机械破碎法。一般先通过撕碎机或剪切机将组件分割成小块,然后采用刀式或叶片式转子破碎机对小块组件进行破碎,得到不同尺寸分布的物料碎片、颗粒或粉末。
EVA 胶膜具有较大的粘塑性,破碎机需要施加足够的剪切力,且一般需要多级次破碎,比如一级粗碎、二级细碎、三级研磨等。玻璃、硅、银、铜、胶膜、背板等的物性差异,不同尺寸分布的破碎产物中所含成分不同。粘塑性较大的胶膜破碎成较大的碎片,脆性较大的硅、银等容易被研磨成粉,体量较大的玻璃则会具有较宽的尺寸分布,从颗粒到粉末都有。为避免物料破碎对环境产生粉尘污染,破碎可在液体介质中进行。
物理破碎法除了采用机械破碎外,还可以采用高压脉冲破碎。将晶硅光伏组件置于某种特定的液态电介质中,通过往电介质上施加短时高压脉冲,电介质电击穿放电对组件产生冲击从而使其破碎。由于是在液态介质中进行,也称为电液破碎法,其优点是不会产生粉尘污染。 破碎后得到的混合物料需进行物料分选,常用的分选方法包括密度筛分法和静电分选法。
密度筛分法选用合适密度的筛分液体,将混合物料置入其中,由于物料组分与筛分液密度的差异,密度小的物料上浮,密度大的物料下沉。一般对于大尺寸块体或颗粒可以采用静置液体进行筛分,而对于尺寸较小的粉体材料,由于表面张力作用,静置筛分效果较差,可以采用带回旋液体的动态筛分。
静电分选法利用不同组分导电性不同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的静电极化效果不同来达到物料分选的目的。但物理法分选出的物料纯度是有限的,比如废硅粉中会含有一定量的金属和玻璃,玻璃粉或金属粉中也会含有一定量的硅。
在物理破碎法基础上,为提高物料破碎分离效果,特别是尽可能消除胶膜对玻璃、硅、银等无机组分的粘连,可以增加一些弱化胶膜粘性的处理过程,这主要包括低温冷冻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低温冷冻可采用液氮进行,低温作用使胶膜脆化,粘性降低。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可使二氧化碳在一定的高温高压下渗入到胶膜内对其结构进行破坏,弱化其粘结强度。